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正文
关于消防安全的知识

十一、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十三、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十四、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十五、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十六、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十七、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十八、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十九、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二十、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篇三:关于消防安全知识的作文范文600字作文】
   俗话说:水火无情,这一点也没错,因为,有多少例子可以证明,火灾是大多数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就发生了。
   常说我们离不开火,无论是哪一样,烧开水,煮饭……都离不开火,或是两面派,有的时候,你不好好使用它,它也会有邪恶的一面,发生火灾事故,不仅影响大,而且损失也大,所以,作为一名热爱生活的小学生,就应该掌握一些消防知识,如:使用灭火器的只是,初期火灾扑救方法以及会报火警119。
   和火在一起做坏事的还有一个东西,是火的“铁哥们”——烟雾()。可别小瞧它,许多人在火灾失去生命的“罪魁祸首”的也就是它,为什么它会让死亡率增高呢?那是因为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不加防范,就会中毒。了解了以上的知识,现在,让我来介绍如何逃生的办法吧发生火灾时,如果被大火包围,就拨打119报警电话,在报警中,要讲清楚发生火灾的地点、报警人的名字和火势的大小。随后,等待救援。如果火势小,就用湿毛巾、湿毛毯披在身上冲出去,逃出去时。要逆风而行,并弯腰爬出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中毒。如果火势大,可以利用房屋的阳台、下水道或其他接地牢固的物件逃生。也可以用绳索或床单撕成条状接起,一端一端拴在固定物件上,再顺着往下滑,即可逃生。如果万分情急决定跳楼出逃时,可先往地下抛出一些衣物棉被等,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尽力保持双脚着地,尽可能地保全性命。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不错,就像江泽民爷爷说的,只要每人做到“人人关心消防、处处注意防火”的群防群治的局面这样,火灾会少得的多,那么我们的明天也会给加美好!

【篇四:关于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心得体会1000字】
   通过这次对消防法规和消防实用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把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消防安全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san/201407/209056.html
  • 上一个初中作文:
  • 下一个初中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消防安全知识
       以水为话题的议论文
       那一刻我心飞翔
       我心飞翔作文
       我心飞翔散文
       我心飞翔作文800字
       春蕾杯作文我心飞翔
       我心飞翔作文600字
       我发现了生活中的美作文
       我发现了的美
     
     我愿意
     愿书香伴我一生
     精彩的瞬间作文600字
     感恩母爱回报母恩
     让青春伴随着书香成长
     成长路上的故事多
     回顾我的初中生活
     留在记忆中的风景
     放飞作文
     一道灿烂的阳光
    关于消防安全的资料
    消防安全知识
    关于雾霾的作文800字
    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500字
    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600字
    关于消防安全的作文300字
    有关消防安全的作文
    关于消防安全的征文
    消防安全作文400字
    消防安全作文600字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