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年末了,学校的新年晚会正在紧张筹备中。这天,老师神秘的对我说:“新年晚会的压轴节目是配乐诗朗诵,每班只派一个人去哦!咱们班就派你出战啦!”我听得欣喜若狂,心里像是打翻了蜜罐——甜滋滋的。
就这样,十二人的朗诵节目开排了。我呢,也光荣的成为了四位领诵之一。
可就在离晚会还有一周的时候,总负责老师突然改了主意。她觉得十二个人朗诵《中国梦》这么一首雄壮宏伟的诗不够气势,于是四处招兵买马,最后,参演人数竟多达五十人之多!舞台怎么容得下这么多人呢?于是决定:二十人在台前,三十个人退居幕后当合诵。
可最要命的是,退居幕后的三十人里有一个我。
怎么可能呢?我可是四位领诵之一啊!老师弄错了吧!可再一看,其他三位领诵也都一样被“贬”到幕后。
我们四人愤懑不平。看那四个新领诵,连词都读不熟,凭什么当领诵?就因为是总负责老师的学生?这也太黑了!我们当即决定退出。
就在准备向老师吐露心声的前一刻,我犹豫了。我说:“不过,仔细想想,歌手唱歌,需要和声;舞者跳舞,需要伴舞;乐队演奏,也分独奏伴奏。一台戏,不可能只有主角。”其他三人都点头:“没错,但是,当配角的不应该是我们呀!”
我沉默了一会儿,又说:“这世界需要艳丽的红花,也需要沉默的绿叶。我们也当了这么久红花了,何不当回绿叶呢?其实,甘居幕后、愿做陪衬,又何尝不是一种宽阔的心胸,一种超人的气度呢?”大家都沉默了。这时小乐说:“你说的对!我们要就这么退出了,也显得我们太没责任感,太小气了!”小丽说:“就是!我们曾经是艳丽的红花,如今当绿叶,也是大气的绿叶!”说罢,我们都笑了起来。
新年晚会如期而至,台下座无虚席。终于,到压轴节目了!台前,新领诵们超常发挥;幕后,我们投入地合诵。一诗诵毕,台下掌声雷动。我们从幕后出来,向前跨一步鞠躬。此时,新年的钟声恰好敲响。这一步,我跨得无比轻松而又无比沉重:
这一步跨向明天;明天,是新的一年;
这一步跨向明天;明天,是更宽容、更成熟的我。
【写作指导: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是合格中学生必备的素质。我们可以在写作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形成以下十种辨证分析能力:①矛盾分析;②现象与本质分析;③数量与质量分析;④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⑤因果分析;⑥必然性与偶然性分析;⑦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⑧内容与形式分析;⑨内因与外因分析;⑩纵向与横向分析。这里仅以现象与本质分析为例,谈谈思辨能力的训练方法。
由于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学生观察时一般只能触及事物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因此,指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是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写作中,要诱导学生养成“去粗去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习惯。如成功背后的艰辛,平凡中蕴含的伟大,表面热闹中潜隐的内在寂寞等。()由于现象与本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特别是由于客观事物纷繁复杂,有暂时的个别现象,也有稳定的普遍现象;有必然现象,也有偶然现象。因而在训练时要使用不同类的材料,启发学生比照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形成正确的观点。这样,来自通过思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san/201402/204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