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妈妈给我买了许多漂亮时尚,精美实用的文具,我爱不释手,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们带到学校去。
节后第一天,我就飞也似地跑向学校,把书包往凳子上一放,便掏出我的新文具,将里面的东西一一拿出,整齐地摆在桌子上,耳边顿时响起了连绵不绝的赞叹声:“快看!好漂亮的文具!”“你在哪里买的?”我听着同学的赞叹,心里不禁有些飘飘然,脸上也带着得意的神色:“我妈妈特地给我买的,当然好啦!”说完,我捧起旧文具走向垃圾桶,“咣”的一声,把它们全部丢掉了。这时,我看到坐在角落里,家境贫寒的小a站起来,似乎想说些什么,又抿了抿嘴,坐了下来。我并没有在意,转身走回了座位旁,取出书本读了起来。
第二天,我依然很早就来到了教室。走到座位旁,愣了一下——我昨天丢掉的文具竟然完好无损地躺在桌面上。我有些生气,环顾四周,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这是谁的恶作剧?没等我找出“罪犯”,小a就径直向我走来,我顿时想起昨天小a奇怪的表情,恍然大悟,当下就质问道:“这是你干的吧?”小a停下脚步,手紧紧地捏着衣角,满脸通红地说:“我……我觉得就这样扔掉太……太浪费了,有很多笔还是新的,父母挣钱也不容易,所以,我……我就……”她低下头不敢看我,害怕我责备她。听到她的话,我羞愧地红了脸,心想:节约本就是一种美德,可是我不但没有学会节约,反而大肆浪费……想到这里,我拉起她的胳膊,说:“这本来就是我的错,你做的对,对不起!”
看着桌上的旧文具,摸着书包里的新文具,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把它们一同装进书包,决定暂时不会用新文具,接着用旧文具。窗外的阳光斜洒在玻璃窗上,我的心也如同这暖暖的阳光,既明媚又豁亮。
【扩展阅读: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
方法指导定位为:选好自己喜爱的景物,一种景物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进行描写。这一方法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也是贯彻小学生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的原则。对于初学作文的三年级孩子来说,这点尤为重要。
如何落实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如何让方法真正发挥作用,达到“致用”之效能?这应该是本节习作指导课的重中之重。在比对上回教学的基础上,对原来的教学环节作了调整后设计如下:一是师生一起朗诵贺知章的《咏柳》、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杜牧的《江南春》三首古诗,在诗与画的欣赏中将孩子们引入美丽的景色中,目的在于既激发兴趣,又感受古诗的韵味,潜移默化地进行向古人学描摹景物方法的渗透,当然这仅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二是让学生汇报自己所要介绍的地方名称,并在黑板上写出,初步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并藉此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三是配乐欣赏学生本地和外地的美丽风景,再度直观地进入自己所喜爱的风景中,这样,既为了加强观察,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写景兴趣;四是重温课文精彩文段,感悟归纳写景方法:选好自己喜爱的景物,一种景物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进行描写。五是指导课堂小练笔:共同描写观海长廊(填写表格),具体指导为:让学生先列出自己感兴趣的景物如椰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