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高度
心灵的高度
“百岁杨绛,映月泉清”,我想,这是对暮年的杨绛先生最完美的诠释了。在最近的一次新书发布会上,她谦逊自牧,无丝毫推销之意:“我来和大家聊聊写这本书的初中和中途的感想,分享一下吧。”杨绛为人治学的低调,堪比那位智虑深沉的晏子,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与世无争”。
现在更多的作家,甚至是文人,其狂野和浮夸着实让人唏嘘。看重产量和销量,被读者的痴情追捧所湮没,无视前辈指点,对自己的小小地位颇为得意。他们像极了初始状态的晏子的车夫,为人固步自封,常常很难接受亲朋的宝贵意见。他们的内心是一片恣意的汪洋。
由是观之,真正的智者,定会注意收敛过于耀眼的锋芒,在低调中寻求内心的充实,以达到心灵的伟岸高度,而绝不会自以为是,甚至无视亲朋中肯的意见,错失良机。
诗人西格里夫·萨松有言:“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我想,这正是无数文化名人的内心状态。“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为他们的低调淡薄与求真精神所倾倒。胡适低吟“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纪伯伦高呼:“我们要运行在理性中,安息在热情里”;余秋雨感悟道:“人是渺小的,自然永恒,地老天荒”。
他们的诗情,流出一汪碧海;他们的梦想,绽放了满畦繁花。文化大师们的智慧和学识人尽皆知,对于他们而言,更大的人生课题则是低调的生活态度和认识自我的方式。率真而自然,超越于世俗的言语逢迎与情意交接,使潜藏在心的净美得以柔和而内敛的统一,定是个清醇而高洁之人!
反观当今的中国新生代文坛,各种怪才恨不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