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梨花,祭清明
恍惚听见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便蓦地发现,梨花开了,正随着窗外湿淋淋的雨,一片一片地撕扯着落下。纯净的白色,淡淡的香,缠绕着这若有若无游丝般的时间,缠绕着湿漉漉的清明。 最早接触清明,是在杜牧的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冰凉冰凉的带有寒意的雨丝,润湿着我的灵魂。仿佛神鬼商量好的,清明时节总是要下雨,我觉得天空飘的不是雨,是泪,若是没有感情的雨,怎能让人“欲断魂”呢? 中国诗人喜欢雨,雨落在窗外芭蕉叶上,沙拉沙拉,声音单调凄切,凛冽的寒意,打湿了南国烟柳,也打湿了千千万万[注: 形容为数极多。]诗人词人的心,浪漫,脆弱,多愁善感[注: 善:容易。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李商隐的诗都湿淋淋的,含浓浓的雨意,暮雨长长短短,似断似续。又是烟雨四月,杜牧登上高楼,放眼烟村雾树,随口吟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竟成了千古绝唱。雨还在下,淅淅沥沥霏霏,扑朔迷离[注: 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如梦似幻,勾人魂魄。幻境中,远处传来湿漉漉的梵钟声,有琴, 愀然空灵, 声声催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