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在初中中度过了一个学期的时光。回想起刚到这所初中中时的那份激动与好奇,已然不复存在了。随之而来的,只是那一张张画着大大的”勾”和”叉”的卷子 以前的我在年级里,都在前十波动,哪像这次,烂的不象话。看着临座的同学那和我相去甚远的分数,我是既羡慕,又嫉妒。不过在感叹着别人分数高的同时,不禁也问了问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明明是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时间,成绩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细细想来,毕竟是自己出了问题。 在前半学期的过程中,没有了以前那样努力了。随便的听老师讲课,使得许多知识都模糊不清。课后,没有认真的复习与记忆。第一次月考,惨痛失利,成绩下滑了很多。之后的学习,仍然合以前一样,每天做大量的习题,却收获不大。第二次也以失败告终。 家长会后,我进行了反思,为什么两次的考试都失利,是失误嘛!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每次成绩理化生都是十分优秀,但是文科就没法像理科那样的出色,无法达到拔尖的水平。 正如太阳的微笑的那篇作文“为什么读理科的我,文科成绩会好”,我和他恰恰相反,理科的知识大部分经过上课的听讲,课后的练习便可完善,数物化这三门课上,有时上课还开开小车,但是将书本翻一翻,大部分的知识都可以掌握,在经过习题的加强,课上没有懂的知识都差不多完善;而文科不行,文科的知识点很细,需要细细碾磨,上课时间容不得一点马虎,如果像理科一样学习文科,是完全不行的,文科的知识点都是需要细细的品味,自学只是能看其表面意思;就拿古文来说吧,如果上课没有认真的听讲,课后如果光通过资料与翻译是无法理解的,只有在课堂上,同学们的讨论与老师的讲解可以将整篇作文的主旨领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这,正是我惨淡成绩的另一原因。以前的知识少, 现在也增加了化学,随着老师每天的重复,强化记忆,巩固练习,成绩总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