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童年是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声声叫着夏天……”随着这悦耳动听的音乐响起,我渐渐从书海中走了出来,开始聆听这令人动情的音乐。这优美的旋律,勾起了我对童年的深恋。慢慢的,我开始陶醉在这曼妙觉悟的乐声中,心灵与之共鸣。它也拉动了我心里的那根弦,拉引了我对童年的回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不错的,儿时的我带着好奇心与乐趣去观察生活中的一切,去发现美,创造美。也曾像鲁迅小时候那样,有自己生活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我也常常在我自己家中的那片园子里,与蚱蜢一起跳跃,和青蛙一起对唱,与百虫争鸣。当我玩累了的时候,还会直接躺在地上休息,用帽子遮挡太阳,创造出一片“黑暗”,与虫蚁共眠。有时,当我醒来,发现天已向晚,该起身回家吃饭了,于是我就依依不舍地同我的虫朋蚁友告别了……
在我的童年时,我不仅有动物朋友,我还有很多活泼可爱的人类朋友。我们常常在一起谈天说地,其实只不过是一些生活小事罢了,但我们确实快乐。这种乐趣超过了在初中生活里,我与同学品《三国》、论《水浒》英雄时的快乐。我感到了“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满足,也想“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初中紧张无聊的生活冲淡了儿时之趣;一身的任务,也让我无法再享童年之乐。我也意识到,现实已把结局注定——我的童年已去,它已如梦般消失。
童年给我留下深深的回忆,在我心中,它犹如一朵夏花,永远灿烂,永葆青春。每每想起,它都能带给人一种真、善、美的享受。我想当我毕业之后,我定会一一捡拾童年的梦,再创一部《朝花夕拾》来让我对童年的回忆,定格在书上,永不褪色。
【篇二:怀念在家的日子】
小小的孩子终究会长大,总有一天会离开温暖的家。——题记
家,是暴风雨来临时的避风港;家,是伤心无助时倾诉的地方;家,是快乐分享的对象,家是温暖,是幸福,是欣慰,家不需要多么豪华奢侈,只求充满幸福与爱的光芒。家虽好,但克服依赖,独立自主又是每个孩子必经的历程。
初中生活丰富多彩而又是那么乏味,写作业,吃饭,上课,睡觉,每天反反复复,一如既往,时间久了,感到好无聊,因而不免怀念起在家的那些日子:
在家的日子,喜欢赖在温暖的被窝里,卷缩着身体,静静的听着歌,低缓或高昂,然后,房门轻轻打开,却见到妈妈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上面覆盖着香喷喷的荷包蛋,微笑着快让我吃完,偌大的房间,忽然间感到好冷,只有那碗面,一下子温暖了心窝,于是,在家的日子很幸福。
在家的日子,时常去大街上玩,漫步在乡间小路上,总能遇到可敬的父老乡亲,他们总是热情的招呼着,看到他们那一张张慈爱的笑脸,于是,在家的日子很温馨。
想起了在家和弟弟打架的情景,当时的气愤,现在想想是那么的可笑。
想起了在家和弟弟抢东西吃的情景,当时认为老妈的不公平,现在想想是那么不懂事。
想起了爸爸工作回来带我们全家出去玩的情景,那么快乐,那么幸福。
想起了妈妈在百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