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学校里观看了“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完后,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不过觉得他们都好伟大!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爱的奇迹!
在当今社会上,许多人只想着自己,从来都不会去为别人考虑考虑,但是这“十大人物”却“舍己为人”,一心想着他人。别人好,他们就快乐。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刘盛兰老人。宁可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也要帮助那些辍学的孩子们。刘盛兰原本在一家车间工作,后来车间倒闭了,使他连微薄的收入都没有了。每当我想起刘盛兰老人每天都吃从垃圾堆中捡出来的剩菜、剩饭,靠卖废品赚钱,但他依然省出钱来资助那些没钱上学的孩子们,我的眼眶就湿润了。尽管生活如此艰难,已是鲐背之年的五保老人刘盛兰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名学生。他用一生阐释了“仁厚”这个词,高贵的心灵让他的生命愈发厚重。感动中国给刘盛兰老人的颁奖词令我至今都记忆犹新: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是啊,九十多岁的老人刘盛兰的伟大举动,值得所有人扪心自问,值得我们深思。刘盛兰老人的崇仁厚德让我永远铭记于心。
“感动中国”不仅让我们感动,也是一种爱的传递。像身患癌症的段爱平,用自己无私的行动为村官正名;“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35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花的梦想;退休后连续坐诊20年,坚持每周出诊天的胡佩兰医生,98岁依然坚持在岗位上;跟时间赛跑的母亲姚厚芝,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段爱平让我们看到“小村官”却有大胸怀;沈克泉、沈昌健让我们看到坚持的力量;胡佩兰让每个人心生钦佩;姚厚芝让我们再次为母爱所感动……
是的,这就是爱的力量!这一切都源于爱!爱的力量创造奇迹!……
【写作指导:材料作文如何确立写作角度】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非常重要的是“选取立意角度”,有些材料作文题,命题老师只提供描述性材料,却对材料不作任何提示,本意是让学生不受老师提示的约束,可多角度思考立意。然而不少同学则抓芝麻丢西瓜,完全不对材料做整体分析,仅就材料中片言只语,立意作文,往往因偏离材料本质而懊丧不已。
要使立意角度不偏离材料的本质,前提是要分析材料的逻辑关系,把握材料基本话题,角度的确立都要与基本话题有联系。()我以为学生可从剖析基本话题入手,来确立写作角度。如这样一则材料:
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一个家庭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时尚”;两名时尚少女行走街头,身上挂着mp3上标注者“中国制造,配合硅谷的软件”;法国顶级模特的时装上印着“中国制造,法国名师设计”;一名商务人士向飞机窗外望去,机身上写者“中国制造,全球工程师结晶”……
这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er/201402/20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