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四个多月前,宝贝刚刚踏入小学的大门,那时的我每天心中都充满了忧虑和焦急:看到别的孩子认识很多的汉字,能自己独立阅读课外书,我焦急;看到别的孩子每次默写都是100分,我焦急;看到别的孩子会跳绳,我焦急;看到别的孩子会100以内的加减法,我焦急……孩子那段日子几乎每天都是在责骂声中度过。我焦急,他自己也感到无奈。
前段时间我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因为他学会了藏起只有八十几分的默写本,原因是怕被妈妈骂死,犹如当头一棒打醒了我。是我太心急了,每次默写、考试不如人意时总少不了我的批评和责骂,导致孩子对我有了隐瞒,不敢说实话。
静心想想,我们真的太心急了,我们真的应该学会等待。回首发现:在等待中,我等来了宝贝从四个月前不肯自己读一排字到现在晚上睡觉前能读10页左右的课外书;在等待中,我等来了宝贝从不会跳一个绳到现在考试体育能得最高分;在等待中,我等来了宝贝从只认识自己的名字到现在会写100多个汉字;在等待中……
是啊,我们大人真的应该要耐下心来,学会等待,等待孩子慢慢进步,在孩子取得点滴进步的时候给予鼓励、给予拥抱、给予肯定。也许我们的孩子现在在起跑线上暂时输于别人、不如别人,但是孩子的学习过程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占了十二年之久的马拉松比赛,漫漫长路,他们才刚刚开始,不能让孩子在比赛刚开始时就厌倦、就累倒、就毫无兴趣、就想放弃,我们一定要在这段长久的路程中给他鼓励、为他加油,让他信心满满、让他坚持到底,直到冲刺时刻,也许我们那时能看到他的胜利,虽然我们可能等的久一些,但我相信:一定会等到!
宝贝,你慢慢来,妈妈不急,妈妈有耐心,妈妈会耐心等待你的进步。妈妈希望你快乐的学习,希望你永远对学习充满兴趣,希望你对以后无数次的考试轻松自如、不会紧张。妈妈不急,妈妈给你充足的时间让你快乐中不断前行!
【写作指导:如何加强议论文中的思辨性】
1、思辨性
“思辨”字典上解释为“思考辨析”,它体现在议论文的立论和论证之中。眼下,中学作文教与学都深信文章立意无高下之分,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道理的浅与深无关紧要,不愿在语文读写中进行思辨训练,老是浅尝辄止,拿2008年的高考作文题来说吧,这年的作文题目是: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许多学生只写出什么情况下不要轻易说“不”,而不去挖掘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导致文章止于罗列现象,思辨性不强。议论文,必须以思想性见长,否则是绝难进入高分区的。
2、思辨性不强的危害性
思辨性差,不仅提炼的观点就没有深度,而且还会抓不准。所谓抓不准,就是指议论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对于提供的材料,究竟说明了什么,不能吃准,材料、命题、话题本身说明的问题,有着客观的规定性,是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当你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时,这个“准”字,才有可能保证。譬如有个成语叫做“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绳怎样才能把木锯断,水怎样才能把石滴穿呢?如果说:要坚持,持之以恒,对不对?对,但只对了一半。在这里,除了坚持以外,还应当专一;要一门心思在一个地方滴。这样,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er/201401/20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