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一上课,老师就神秘的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这个实验就是——会跳舞的鸡蛋!”老师的话音刚落,原本静静的教室便炸开了锅。有的同学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有的同学带着一脸问号,问道:“鸡蛋怎么会跳舞呢?”还有的同学不能相信这是事实,好奇的说:“老师是骗人的吧?”我们急切地等着,盼望着,好快点知道期中的奥秘。
老师首先准备了一些材料: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只“鸡蛋宝宝”、一把小勺子、一袋食盐、一壶温水,“好,那我们开始试验吧。”老师笑眯眯地说。
第一步,老师往玻璃杯里倒上了半杯水,然后把可爱的“鸡蛋宝宝”托拿在了手里,小心翼翼的把“鸡蛋宝宝”靠在玻璃杯旁。老师一松手,只听“啪”的一声轻响,“鸡蛋宝宝”好像没睡醒一样,快速的沉入了水底,晃了晃,便“睡着”了。第二步,老师开始放食盐了,一,二,三,老师首先放了三勺食盐,接着用勺子搅拌着水,让盐渐渐的融化了,但是除了水变成乳白色,鸡蛋还是没有“浮”起来。我们看着“鸡蛋宝宝”,对老师的试验有些怀疑了,开始在下面胡思乱想。但,老师仍然从容不迫的又加了三勺盐,这时候,“鸡蛋宝宝”终于醒了过来,它迷迷糊糊的“站”了起来。老师见状,紧接着就把勺子放进去轻轻搅拌。可爱的“鸡蛋宝宝”看见下面有一群小学生在盯着自己,便跟着勺子的节奏慢慢的跳起了优美的“圆圈舞”。而此时此刻,我们都对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激动地大喊:“实验成功了!”
实验过后,老师给我们讲起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啊,盐和水都有浮力和密度,但相对来说盐的密度和浮力更大一些,所以鸡蛋便学会了“跳舞”。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啊,原来是这样的啊!
瞧,一个小小的鸡蛋都能带给我们这么多的乐趣,让我们懂得更多的知识。何况大自然呢?那里一定更多的奥妙在等着我们开启,一定会很有趣的,对吧?
【写作指导:如何加强议论文中的思辨性】
1、思辨性
“思辨”字典上解释为“思考辨析”,它体现在议论文的立论和论证之中。眼下,中学作文教与学都深信文章立意无高下之分,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道理的浅与深无关紧要,不愿在语文读写中进行思辨训练,老是浅尝辄止,拿2008年的高考作文题来说吧,这年的作文题目是: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许多学生只写出什么情况下不要轻易说“不”,而不去挖掘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导致文章止于罗列现象,思辨性不强。议论文,必须以思想性见长,否则是绝难进入高分区的。
2、思辨性不强的危害性
思辨性差,不仅提炼的观点就没有深度,而且还会抓不准。所谓抓不准,就是指议论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对于提供的材料,究竟说明了什么,不能吃准,材料、命题、话题本身说明的问题,有着客观的规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er/201401/20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