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科学课,科学老师像平常一样走了进来。但不同的是,科学老师的手里拿了一个空杯,一盆水和两张餐巾纸。同学们把眼睛紧盯着那些东西,我脑子里默默地想: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
老师神秘地说:“我今天带来了两张餐巾纸,大家看,一张普通的,一张是神奇的”。这句话说完之后,大家议论纷纷。有的不相信,有的半信半疑。“接下来,我就要用我面前的这些道具来表演魔术”。一听“魔术”大家齐唰唰地做得端端正正,把“鸡脖子”伸成了“鹅脖子”。
魔术开始了,老师把那张“神奇”的纸放在一边,不神奇的放在水里,然后拎起来。“湿了没有啊?”老师问。“湿了——”同学们的回答有些拖调,好像有些不耐烦。老师把那张“神奇”的餐巾纸拿了出来,一见“神奇”的餐巾纸出场,同学们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两眼注视着那张“神奇”的纸。老师把“神奇”的纸放进杯子里,问大家:“你们猜猜,我把杯子倒扣在盆里会不会”大多数人觉得这张纸会湿,因为看去不神奇,还有小部分人觉得不会湿。老师把杯子倒扣着放进水里,大家瞪大了双眼、屏住了呼吸,想见证“奇迹”老师把杯子口和盆底完全碰到了一起,我:这下肯定必“湿”无疑了。但是,神迹出现了!老师把那张纸取出来之后,竟然没湿!难道这真是“神纸”吗?我心中有个大大的问号。老师说,这空气帮自己完成的魔术,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但是占据空间,是空气把水压下去的。然后,老师还告诉我们:空气压缩后,就会有弹性,皮球就是这样的。
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很多的知识。
【扩展阅读:小学生写作几种训练模式】
以前,我们的作文课堂缺少真正的写作指导,习作茫然无路,“一句话告知写作题目,找两篇范文读给学生”这是许多习作课常见的现象。但这样的指导学生仍不知道选材如何,如何构思之意。他们把例文当成“权威”,但孩子们还不知自己已失去了怀疑的目光,自己的创造性就停滞不前了。只靠模仿效率低,人云亦云无个性。
在不断的实践和修改中,有几种训练模式效果颇佳:
1、“一课一练”,沙里淘金
作文教学不能孤立起来,它姓“语”,更姓“小”。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切主题鲜明,系统性强,一课中值得学习的写法有好几种,面面俱到不现实。我“沙里淘金”一课不确定一种写法学习,有了强烈的针对性才有效果的保证。《野草。》一文作者将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思想隐含在对小草与种子的赞美中,这种写法含蕴而富有启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课的训练点就不确定为“象征”写法,《白衣天使》倒叙的写法开卷兴波,一开始就给人一个强烈的印象,本课写法学习确定为“倒叙”。
2、规范指导,心明手顺
我们长低估学生的理解力,写法叙述不规范。元代程端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