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不只是一种状态
静不只是一种状态
沉浮于乱世,徘徊于喧嚣,踌躇于红尘,我们总在寻找一处与世隔绝,静清异世“桃花源”。殊不知,静,并不仅以这一种状态存于世间。
学物理的人知道,物理学中的静止是相对于参考系的静。那么,“岿然不动”在这个向前大步踏进的社会参考系中似乎是“运动飞快”。
我 们追求的静,并不意味着呆在原地,固步自封,而是应跟随时代的脚步,与时俱“静”。在疾速发展的现代世界中,多吸取外界的信息,打开眼界,才能固守内心的 安宁,明晓真正的静。坐在装饰超时代的咖啡厅,头戴耳机,手握一杯咖啡,享受一个下午的和煦日光,这难道不能称得上静谧?静以前进的状态保持着“静止”。
柳宗元发现一个幽静的小石潭,水声如鸣佩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如此环境优雅的地方,本应是柳宗元这样文人“趋之若鹜”的,然而他却描述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倒让人有些瞠目结舌了。
杜 甫,刘禹锡等文人雅仕都追寻一处仅避风雨的“陋室”来沉淀自己。但与此同时,他们却也追求与“寒士”、“鸿儒”的密切往来。这是因为静又展露了它的本来面 目:非深山老林躲人避世,非处江湖之远而忘我自得,而是处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中内心的平和,与心之所向相同之人的那种灵魂的交流带来的安宁满足。静,让 人影杂乱的状态给心“宁静”。
沉静勇敢的刘和珍君和陈德群君,作为抗议者在政府门前大声呼喊而惨烈遇害。她们的牺牲不禁让人怀疑一代文豪鲁迅对于她们的评价:沉静。这种热血激愤的行为也可以用沉静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