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想知道未来的延安是怎样的吗?那就随我一同坐着赛尔号的飞船,穿越一下吧!
来到延安后,一阵香甜的红枣味儿扑鼻而来。没错,这就是延安着名特色小吃之一——狗头枣。拿起一个后,塞进嘴里。啊!外崔内黏,又香又甜,想吃的心情停不下。
再抬头一看,你会发现,原来一个个“剃了光头的大山”如今一个个却“带着绿色的假发”。没错,延安政府发现在科技发达以前,一座座大山却成了“光头”。于是,政府决定“还山归林”,还延安人民一个“绿色村庄”。
请再随我来参观延安三大宝山之一——宝塔山。
在爬山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过去一个个小地摊,变成了一个个“古塔”。每个“古塔”里都记载着一段历史文化。因为延安是红色革命圣地,宝塔山又是延安三塔之一,所以,理所应当为外来游客陈述珍贵的历史。
登上山顶后,不用说,当然会有纪念品,但是,延安的纪念品可是免费的呦!在这期间,你可以拍照留念,也可以让我们学校的义务讲解员来为你讲解。
虽然这只是我的幻想。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定会成为现实的。因为老师说过:“有梦就有希望!”我还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这,就是现实!美丽的梦想,我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想象成为现实。美好的未来,我来啦!
【扩展阅读:写作指导,人物心理间接描写“四法”】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划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心理描写除了直接剖析人物的心理,让人物内心独白或产生幻觉外,还可以通过对人物其它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即间接心理描写。这种手法用得好,同样能揭示人物内心的奥秘,刻划人物的性格,还可以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一般说来,人物心理的间接描写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神态揭示法
“表情神态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恰当地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情,能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譬如在《故乡》中鲁迅先生是这样通过对中年闰土的神态描写来揭示其内心世界的: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分别十几年的儿时伙伴相见,理应有说不完的相思之言,道不尽的欢快之情。但是,中年闰土与“我”相见之后,只是脸上“现出欢喜”之情——内心是高兴的,然而随“欢喜”同时现出的还有“凄凉”。这说明经过半个世纪的磨炼,闰土的头脑中烙上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印记——儿时的朋友决不能与今天的“老爷”划等号,于是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闰土乍见儿时伙伴的喜与哀、酸与苦以及精神麻木等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准确的神态描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行动反映法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曾经说过:“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