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抓住一只麻雀。小小的鸟儿,柔软的羽毛遍布灰与棕的细密斑点,扑棱棱扇着翅膀扑在窗棂上,却只不过一声略显沉闷的声响。捉回来,也不过占了双手间那么些空间而已,而掌心的触觉却是湿热柔软的,这时才能恍然感觉到“原来这也一个生命啊”。
捉回来的麻雀大多成了孩子们的玩物,绑根绳子,系在那小家伙的腿上,便是飞不远了。玩累的孩子们将它绑在床脚上,亦或是关在笼子里,一觉醒来,却往往再也见不到那个小东西活蹦乱跳的样子。
没有人知道它是怎样死的,或许是思念自己的巢,或许是失去了那一片天空,或许是知道自己找不会自由,那一点生命的火焰,便自己熄灭。
麻雀是自由女神的孩子,那自由是它们的信仰。
没有蝴蝶都春天是寂寞的,也没有蝴蝶可以存活在没有花朵的世界。蝶恋花,花与蝴蝶相生相伴。
花是蝴蝶的天空,蝶是花的信仰。
阳台上的雏菊还在疯狂地生长,花苞未现,只有浓绿的叶密集地遍布在茎叶上,一日日变大,一日日向上,一日日更探出头去,迎接微凉天气里温暖的阳光。
从不知它是在何时生长,只知几日间便会高出一截,多几片叶,日益拔高的身姿渐渐遮挡身下的小草,留下一片阴影。竟是如此疯狂如此迅速地生长。为何?大概是为那阳光。
雨棚下的阳光是珍贵的,温暖的触觉带给雏菊它的信仰。
有人说这个年代的人们已经没有了信仰。以往繁荣的寺庙在时光的侵蚀下断了烟火,沉寂,破败,遗忘,最终推倒重建,变成高楼大厦。家中的佛像不知在何年何月消失的踪迹,成为寻不回的记忆,成灰。
的确,宗教的信仰被锁在了过去,成为回不去的旧时代。时代在变迁,信仰终会改变。
改变却不意味着消亡。
也许在人迹鲜至的悬崖峭壁上,有一个被高山衬得无比渺小的身影,对着宁静碧蓝的天空,露出疲倦却愉悦的笑容。天空碧蓝有飞鸟留下的痕迹。立于高山之巅的快乐,是他的信仰。
也许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有一个贫穷的画家,在色彩绚烂的画面上留下点睛之笔。
那堆满地下室的作品是他的信仰。
信仰是一种坚持,一种执着,一种刻在生命源头的血性与坚强。
只有笼罩在信仰下的生命,才会散发耀眼的光芒。
【必读:游记作文的写作指导】
游记就是我们一起组织去玩了以后回来老师布置写一篇游记的作文,大部分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写游记作文主要抓住那些关键呢。那我们同学在游览之后,怎样把它写下来,而且有充实的、活泼的内容呢?
【一】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所写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乱。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课文《参观人民大会堂》,按参观的顺序,依次写了五处的景物。先写大会堂正门的国徽和柱子,其次写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接着写大礼堂,然后写宴会厅和会议厅。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
【二】抓住游览重点,详写过程。一次参观游览活动,看到的景物很多,我们不能记“流水帐&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