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公交车挤啊!身在小城,却仍有学生“肩摩趾错,以挨簇为乐”。
“哎呀,可算挤上了车。”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站稳了脚。
车上很闷,胃里快“翻江倒海”了。不适地转过头,看见一个阿姨抱着一岁左右的孩子靠在凳子旁。司机正催她买票呢,她表示马上就投币。
这车上的人视若无睹,怎么舍不得起来让个座?脸也不红呐。离阿姨最近的一个学生再也坐不住了,站了起来——可是阿姨却没看见。倒是一个女孩钻了空子,一屁股坐了下去,还招呼同伴一起坐,挤一挤。这一幕让我格外气愤,要是我能够走过去,能说一说她,我一定不放过这个机会。
“叽——”车子一下急刹车,再加上本来的推推搡搡,我真的要反胃了。头都转不过去,也不知道那个阿姨找到位子没。
回到家,我疲惫不堪地将书包往沙发上一扔,瘫坐在上面,跟爸爸讲起了这件事。
如今社会各处都在构建和谐社会,其重点就是“以人为本”。“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一本正经的读给爸爸听。
那不就是体现出人们身上还缺少些什么东西吗?那就是公德心。“给老、弱、病、残、孕者让座”之说我们已耳熟能详,但谁百分之百做了,一定有很多,但总有人上公交车前首先抛下了公德心,再潇洒的走上车。放弃那一点仁爱,多给自己一点方便,良心不安啊!就让那公德心随着公交车的发动,被车轮卷走,再一点点地碾碎。
回头看看,问心无愧;看过以后,信心百倍!不要放弃车轮下那一点公德心,以宽容、仁爱对社会,换和谐社会。
关于公德心的作文
讲公德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这种讲公德的意识却被大家渐渐忽略。现在,有些人为了一己之利,把公德二字抛在脑后,不顾环境卫生,在大街上乱贴小广告,原本整洁美好的市容市貌被弄得乱七八糟。小广告成了今城“牛皮癣”
周三,我乘车外出,车站上,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吸引了我的眼球:不高的个子,硬朗的腰板,宽额深纹显得饱经风霜。他手里拿着小铲子,正一丝不苟地清除着早已挡住站牌的小广告。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小广告在铲子一上一下的舞动中,乖乖投降,一块跟着一块地脱落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走了过来微弯着腰,对老大爷说:大爷,您这干一次能拿多少钱呀?老大爷打量了一遍年轻人摇摇头说:“哎,现在的年轻人脑袋里怎么光装着钱啊?”他的话语中透露了些不满,“这人啊,活着就得有点公德心。一个人的公德意识可是社会文明的体现。甭说远了,就说这奥运会,眼瞅着就要召开了,咱可不能让外国人笑话咱中国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老大爷说完,拍拍年轻人的肩膀,便拿起小铲子,转身离去了。年轻的小伙子听完之后,挠了挠后脑勺,对老大爷喊:“大爷,我明白了。”老人停下脚步,转头回报了他一个慈祥的微笑。
望着那渐渐远去的身影,老人的形象在我心中高大了许多。他那布满汗水的额头和朴素的话语将永远印在我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