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猴子
人究竟是不是猴子变的?我不知道,不过既然达尔文这么说了,我也就只好先这么用着,但我挺腻味这个结论的。
我并不喜欢猴子,虽然他们聪明,灵活,生存方式和群体结构也与人类相似,但我还是不喜欢。在各种动物当中,我认为猴子是最缺乏生命庄重感的,也最俗气。他没有虎豹的凶猛孤独,也没有狮象的王者之风,狼的流窜犯一样的顽强,狐狸的灵性和超现实主义的魔幻色彩,羚羊的美丽轻盈,鹿头顶上长出的完美武器,甚至没有鳄鱼的远古遗风,以不变应万变的残忍和固执。。。。。,它都没有。 它不善于攻击,也不能防守。 我们可以这样形容它:贫困的爬树者。
仿佛,造物主创造并保留这个物种就是用来嘲笑和讽刺另一个伟大的物种——人的。他们像人,以浑然不自知的形态模仿人,贬低人,且以此进入人的生活,取得人得宠爱。它以它的滑稽可笑为人类造就了一个就业机会——耍猴的。它代替人翻跟头,作揖,穿可笑的戏装,骑着山羊舞刀弄棍;而人却指挥它,训练他,替他吹牛,乞讨,是他的代言人。人和猴子的合作比人和人的合作更具幽默感,更能讨得观众低下的趣味,因为人们从猴子身上看到了一种既像自己却又明显比自己低下的生存状态,获得了在嘲笑中肯定自我的心理满足。吴承恩曾用他的笔,为猴子创造了超凡入圣的辉煌,他把猴子的习性作了改造和升华,使“捣乱”变成了孙悟空的叛逆性格,因而使“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颇具英雄形象,活脱一个造反的农民领袖,惹人喜欢。但自从跟上了唐僧,带上了“紧箍咒”,便又成了一个“耍猴的”身边的可怜角色了。除了戏弄一下猪八戒,就是棒杀一路上那些和他从前一样的起义领袖,动辄大呼别人“妖怪”,其实,他自己不也正经是个“妖怪”吗?
这不是孙悟空的悲哀,而是吴承恩的悲哀,或者干脆说是我们祖先精神中所遗留下来的“猴气”的悲哀。
记起原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